文包養/金羊網記者 陳驍鵬 通信員李海嬋 陳殷 練習生連雅娟
錄像/金羊網記者 陳驍鵬 潘亮
【工程成績】
新豐江水電工程
位于廣東省河源市的新豐江水電工程,是國度第一個五年打算時代的重點包養工程之一,于1958年正式開工扶植,1包養網960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1969年全體工程完工。它是我國自行design、施工、裝置的年夜型水電站,總投資包養2.19億元,從施工到發電前后不到兩年,發明了那時國際同類水電工程建筑速率最包養網快和工期最短記載。
新豐江年夜壩包養網壩頂高程124包養網米,跨度超440米,是世界上首座禁受6級地動考驗的超百米高峻壩包養網。壩體上“新豐江水電站”6個年夜字蒼勁無力,是時任廣東省第一書記陶鑄親筆所題。
自出生之日起,新豐江水電工程便承當了極端主要的防洪、發電等效能,被譽為“東江明珠”。上世紀80年月前,其發電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現在,作為東深供水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新豐江水庫(萬綠湖)每年以60億立方米的凈水輸出東江,是700萬噴鼻港同胞的“性命之水”,也是深莞惠等東江下流城市4000多萬居平易近的主要飲用水保證。
【追想汗青】
近日,記者追隨新包養網豐江原水電廠辦公室主任張月恒和原水工包養工程師林俊高走進新豐江水電站。一進進新豐江年夜壩景致區,便可見年夜壩依兩山之間聳立,氣概恢宏。
登上主壩遠眺,湖水湛藍如鏡,兩旁叢林茂盛,飛鳥迴旋。這兩位白發蒼蒼的白叟再次測量著腳下的每一寸地盤。在數十年前那段豪情彭湃的歲月里,他們不知在此走過幾多回。
“這些水輪發電機組都是國產的”“這是1961年開端停包養網止的三期加固工程之一”……看著面前氣象,年逾古稀的兩位白叟回想涌現,向記者講述水電站的成包養網長過程。他們見證了新豐江水庫從一片荒涼扶植成為宏偉的“第一章東江明珠”。
1958年,初中剛結業的林俊高以及16歲的張月恒呼應國度號令離開這片荒地。那時煤炭奇缺的廣東急需開闢電能來助推工農業成長。新豐江干的阿婆山山勢逶迤,與對面的阿公山相夾構成了高低落差上百米的峽谷,壩段是粗粒花崗巖區,地形優勝地質傑出,是扶植水電站的盡佳之地。
“在扶植之初,新豐江年夜壩就是一個‘三邊’工程,邊勘測邊施工邊design。”林包養俊高回想,在那物質奇缺、艱難卓盡的扶植年月,機械化水平極低,2.7萬名來自各地的扶植者懷著滿包養腔熱血,跨急流、爬陡坡,155萬立方米的土石方端賴雙手搬挖,8萬立方米填筑石方端賴雙肩挑扛。“這在現在看來,的確是古跡。”
扶植經過歷程并非好事多磨。時代,圍堰被沖垮了兩次,兩名年青的工友被卷進濤濤大水之中。經過的事況數次地動,年夜壩加固三期。為了新豐江水庫扶植,11個圩鎮389個村落11934公頃耕地以及2包養網8334公頃山林被淹;10.6萬庫區國民年夜遷徙,分開了世代生息的家園……
戰勝了一個個難以想象的艱苦,1969包養網年9月,新豐江水包養網電站全體工程完工,并禁受住了6級地動的考驗,是世界上第一座禁受6級地動考驗的超百米高混凝土年夜壩。全工程總投資2.19億元,也成為那時國際建築本錢最低的水電工程。
“年夜壩是由一位位并肩作戰的戰友,掉臂風險、不計得掉建成的。”林俊高驕傲地說。
【包養網今朝成長】
廣東地域的“洪流缸”保證4萬萬居平易近用水
“萬綠湖”成為本地生態游玩手刺
作為東江流域防洪和供水的要害工程,多年來,新豐江水電站在防洪減災、保證下流供水方面,獲得傑出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005年6月,流域產生百年一遇洪水,洪峰到達11400立方米/秒。在防洪搶險的要害時辰,年夜壩施展出抗洪削峰的宏大感化,增添洪峰95.6%,對確保下流防洪和國民性命財富平安起到決議性感化。“據不完整統計,(年夜壩)削減洪水喪失約200億元。”廣東粵電新豐江發電無限義務公司生孩子部副部長許岳城先容,新豐江水電工程徹底轉變了下流“三年一小浸,五年一年夜澇”的局勢包養。
此外,新豐江水庫是廣東的“洪流缸”,多年均勻進庫水量60億立方米,占東江流域水量的20%,每年包養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向下流供水量跨越東江枯水期總量的50%,無力保證了東江流域4000多萬居平易近的用水和水生態平安。
作為群山圍繞下的一顆綠色明珠,新豐江水庫因四時皆綠、處處皆綠而又得名“萬綠湖”。它是華南地域第一年夜湖,已成長成為河源的生態游玩勝景,每年引來浩繁游客前來不雅光。
2017年,新豐江水庫移平易近故鄉——東源縣進選全國第一批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行立異基地名單,是廣東省獨一獲此殊榮的縣。
包含萬綠湖在內的綠水青山,構筑了精良的生態體系,正成為河源成長的光鮮底色與焦點包養競爭力。
【其他主要工程】
東深供水工程
案牘:
全稱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北起東莞橋頭鎮,南至深圳水庫,于1963年開工,196包養5年建成通水。工程曾A年夜。此刻在哪家公司下班?傳聞不是通俗人能往包養的。擴建四次,今朝供水主線全長68公里。噴鼻港用水的70%-80%、深圳用水的50%以上、東莞沿線8鎮用水的80%擺佈都由它保證。
雷州青年運河
為覆滅雷州半島旱患而興修包養包養網的鶴地水庫——青年運河工程,于1958年6月10日開工,翌年包養9月基礎建成。155萬畝農田獲得了澆灌包管,食糧生孩子比年豐產。朱德、陳毅、董必武、鄧小平、葉劍英、郭沫若等曾先后到現場觀察,并留下很多可貴的題詞和詩篇。如董必武寫下“鶴地水為庫,雷州旱不憂。渠分四干引,江截九洲流”的詩句。
飛來峽水利關鍵
位于清遠市西南約40公里的北江河段上,1994年10月18日開工興修,是廣東省今朝最年夜的綜合性水利關鍵工程。它以防洪為主,同時兼有發電、航運、供水和改良生態周包養網遭的狀況等感化。飛來峽水利關鍵與北江年夜堤結包養合構成北江中下流防包養洪系統,水庫起滯洪調峰感化,使北江年夜堤可防御300年一遇的洪水,為下流及珠江三角洲供給了靠得住的防洪平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