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鄉村民宿服務水平中國鄉查覓包養價格村振興在線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大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农产品、多元文化以及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态的需包養求更加旺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水青山的乡村游,乡村民宿也跟着火热起来。

乡村民宿将农村原有的自然属性融入市场,让民俗风情得以流动增值,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尤其在民宿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乡村民宿已从传统的“农家乐”转变为“民宿游”,综合性、品质化、带动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农家乐”式民宿仍然是乡村民宿的主体,此类民宿多为村民直接用自家住宅改造经营,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有些经营资质不全、安全水平未达标。这类乡村民宿常常出现分散帮扶、布局零乱、土地租赁矛盾等问题,导致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难以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规模化经营。从经营主体来看,相关从业人员多为本地及周边村民,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只能简单满足游客饮食住宿等基本需求,游客一旦增多,往往疲包養網排名于应付。同时,不少乡村民宿在建设时,缺乏精心谋划和精品意识,容易出现建筑城市化、活动商业化、产品同质化倾向,实时互动性差,难以留住游客。

健全完备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民宿发展的前提。要抓紧制定配套政策,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民宿发展的住宿经营合法性问题,加强有效监管和引导。要进一步整合资金、加强金融支持,为重点打造的乡村民宿包養项目配齐配全旅游要素,规划完善村道、餐饮、水电、通讯、消防、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建筑环境、温情服务、文化价值等方面加以改进,让乡村民宿变得“更有故事”,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精细化需求。

做大做强乡村民宿,需要创新政策管理模式,实现科学规划与发展。在尊重生态基础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促进社会资本高效参与,采取“村企互动、群众参与”策略,通过成立乡村民宿经营管理公司、合作社或协会等,对特色农产品资源、服务内容进行统一管理,确保规范化和标准化运营。同时,应在保持原汁原味乡土风情基础上积极推动“民宿+”,将景观农业、农事体验、研学教育、亲子互动及人文艺术等融入乡村民宿,并提供“后备箱”“伴手礼”等旅游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给游客带来多层次参与感和体验感。

品牌化已经成为乡村民宿发展的新选择。比如,提起黛瓦白墙,人们会想到安徽歙县宏村;提起小桥流水,会想到江苏周庄古镇包養,这就是知名品牌传播的效果。各地在开发乡村民宿项目时,要增强精品意识,注重结合当地乡土元素,营造特色品牌,避免千篇一律。还要综合运用网络营销、口碑营销、体验式营销等方式,线上借助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互动营销传播。如发放电子消费券、举办“随手拍”摄影比赛等,能给游客留下更多美好体验。

提升乡村民宿服务水平,关键在人。相关部门可为返乡大学毕业生、乡村致富能手、规划建筑专业人才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吸引他们参与乡村民宿建设运营;可与职业院校联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村进行对口指导;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民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打造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还可加强乡村民宿从业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促进“乡村美”与“生态富”的有机统一。